“第二个问题是土地贫瘠。”
傅宗龙指着戈壁滩:“戈壁滩都是沙土岩石等等,土壤虽然也有,但含土量不到三成,我的想法是施肥与换土。
施肥很好理解吧,既然岩石砂砾中的肥力不够,那我们就人为的增加肥力,肥力从哪里来?
我认为有两个方面,一是草木灰以及厨余垃圾,二是粪便,这两者的来源就是驻军和种植的百姓。
就以玉门关为例吧,如果重建,规模肯定比之前的还要大一些,驻军至少也得一个卫所,
加上军属家眷,城中商铺商人和家眷、过往客商等等,每天产生的厨房垃圾和粪便等等不是一个小数量,利用堆肥技术,绝对能记足种植所需。
因为我们是逐步推进,不是一次性数以万计棵树木的需求。
至于说这些肥料用于屯田就不用想了,如此恶劣的环境,种什么都不会有收成的。
其次则是换土,既然这里的土壤不够,那我们就运来土壤,增加戈壁滩中的突然含量。
我们不是全部改变,只是将种树的那个坑改变,一棵树所需的就是方圆一米的面积、深一米到两米左右,将突然含量从三成提升到七成。
改变成我们所需的土壤,就是五方土左右,除去原本就有的三成含量,每棵树我们需要从远处运来两方左右的土就行。
甘肃有黄土高原,黄土土层从几米到数十米厚,远一些过来也不会破坏当地的环境吧。
黄土土壤质地较为紧实,排水性较差,适宜生长耐旱植物,正是胡杨所需。”
嘶……
呼……
现场的倒吸冷气之声在呼啸的北风中此起彼伏的响起,所有人都一脸震惊的看着傅宗龙。
施肥这个他们能理解,数千人产生的粪便等等算是废物利用,既能处理掉避免污染也能解决树木所需肥力,算是一举两得了。
可这个换土的想法不是震惊,更多的是惊吓,但不得不说这的确是个解决办法。
朱童蒙叹了口气:“傅总督,您这想法是可行的,但不现实呀!”
“怎么不现实?你是说无法运输?还是工作量太大?”
“都有!”
“然后呢?”
傅宗龙淡淡的反问了一句,不待朱童蒙继续问,便继续道:“先别着急,且听我继续说下去,大家伙儿的疑问等会儿再说!”
面对众人的神色,傅宗龙依旧是风轻云淡的继续道:“第三个问题就是戈壁滩是砂砾土石,胡杨树根系无法穿透的问题。
这也不是什么难题,无非就是往下挖一挖,土质挖松一些,将大一些的石头弄出来,五米的深度就足够了。
再往下的除非下面是整块石板,否则以胡杨根系自动寻水的特性,就会继续往下延伸的。”
“第四个问题是风蚀的问题,也不是大问题,我们在树苗种下去的时侯就利用下方松土挖出的石块围着树苗垒成一个简易围墙,如此就解决了将树木连根拔起的问题。
只需要半年的时间,树苗的根系就能伸到下方三米,简易围墙就能拆掉,然后将石头铺在官道上,所以第三步的松土算是一举三得的事情。
第五点,土壤盐碱化,胡杨树最不怕的就是盐碱,以目前的情况看,戈壁滩没有大量长胡杨树不是因为盐碱问题,而是干旱不能让种子发芽,即便是发芽了也可能会被连根拔出。
按照我刚刚所说的五步,基本就解决了胡杨等树木生长的问题了,这点大家都认通吧?”
众人点了点头。
无论是育苗还是施肥换土以及固定,都是针对性的解决了生长环境的问题,如果能彻底的贯彻,基本不是问题。
“既然诸位都认通这个方案,那么我们就来说说诸位刚刚的疑惑吧!”
傅宗龙说着,便从一边军士的箭壶中拔出一支箭,用箭头在马道上刻画着。
“一方黄土大概重两千到三千斤,补给军需的四轮大车刚好一辆,得四到六匹马拉动,
也就是说,一棵树所需的土壤得两辆军需的四轮军需大车。
最近的黄土所在地就是酒泉下辖的瓜州县,距离这里两百五十里左右,得六到八天的时间。
通过实地考察和走访当地百姓,考虑到根系舒展、枝叶伸展和肥力影响以及防风固沙的效果,胡杨树之间的距离最好在五到八米之间。
就以八米为准吧,左右两侧都种植,一里需要一百二十六棵,从这里到哈密在五百里左右,需要六万三千颗树木,也就是需要近十三万方黄土。
如果有一千辆